ten屋是台灣少見的好吃燒及文字燒專賣店
不過艾蜜莉真的不知道為什麼ten屋要稱之為好吃及文字燒
因為台灣人普遍對"燒" 僅限於從料理東西軍這美食節目裏
所淺顯了解的東京燒 大阪燒 廣島燒及家喻戶曉的章魚燒這四樣
至於由來我想絕大多數人跟艾蜜莉一樣都是有吃沒有懂 所以上網爬了文淺顯的稍做描述
處在關東地區的東京 擁有懷舊的美食[東京燒]又叫文字燒 蒙甲燒或月島燒
而在銀座附近的月島也是文字燒最著名的區域而此典故眾說紛紜
歸結為關東地區歷經一次大地震及戰後的原因 其物資與生活貧乏困苦
有人將鐵板加熱再倒上稀釋的麵糊及剩菜飯炙烤並淋上醬油調味變成經濟的國民餐點
御好燒又稱什錦燒有兩大系派:
大阪燒即關西風御好燒 是以豬肉為主要材料的雜菜煎餅製法
也可將主要材料改為牛肉海鮮煎製 也可加進麵條 稱之為[現代燒](モダン焼き)
廣島燒即廣島風御好燒 1910年代日本引進辣醬油因而普及
在基底是用綠蔥 豆芽等少許蔬菜因為一錢(0.01日圓)就可吃到的洋食又稱一錢洋食
二戰後因為物價生活開始平穩 所以增加了洋白菜 雞蛋 炒麵
或可按照客戶的喜好加上各式豪華食材再塗上大量帶有甜味濃厚的辣醬油調味而製
參考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BE%A1%E5%A5%BD%E7%87%92
在努力打完以上敘述文字後就讓艾蜜莉直接切入主題吧!
因為有龐小妹妹足足等待1小時多的經驗
所以在星期六選擇提早到達位於台北車站微風廣場2樓的ten屋
雖說提早不過店內也剩沒幾組位子 因為ten屋有規定一定要點主食
所以這次選擇好吃燒及文字燒
豬起司麻糬好吃燒NT$290
裏面有大量的高麗菜絲 麻糬 新鮮豬肉片 起司
而蔥花 蝦皮 紅薑 蒜末則是依喜好可加可不加 這部份服務底迪或美眉都會先做詢問
當鐵板溫度夠高時(180度)便會有服務人員至桌邊服務
好加在遇到個可愛的底迪 跟他說慢一點姐姐要拍照 他還主動配合 感謝主
首先將麻糬下鐵板中烤至膨脹柔軟 接著將麵糊食材等均勻拌好
置入鐵板後把麵糊整理成直徑25cm厚度2.5cm左右的圓形
然後加上起司絲及麻糬
再將豬肉片放在煎餅上 等底部煎好後再翻面續煎
待另一面煎熟後反置 塗上TEN屋特製醬油
再擠上美奶滋 柴魚粉及海苔粉後縱橫向切成四片便大功告成了
(美奶滋有:原味 綠芥末 黃芥末 蒜味和辣味五種選擇)
右手邊的空槽是可將多餘的油或麵糊清理的地方
牽絲的好吃燒及鬆軟的QQ麻糬帶有飽足感 所以我跟一丁一人一片就打包了另2片了
這道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灑上柴魚粉而非柴魚片
而看到料理東西軍的大阪燒及廣島燒對決裏
最吸引艾蜜莉的是那柴魚片會跳躍飛舞的畫面 可惜ten屋在這點真的low掉了
關於文字燒的另一個說法是因為以前人用小剷子剷麵團後在鐵板劃過會留下痕跡
藉此教小朋友寫字認字所以又叫文字燒
在倒入帶著高湯麵糊汁後鏟子在中間畫8字形 很像在寫字故有此名
日文叫做もんじゃ焼き,吃的是爽脆黏稠的口感,與經過鐵板炙烤之後所擁有的些微焦香味兒 ...主要是吃脆脆的鍋巴
豬奶油洋芋文字燒NT$250
洋芋及豬絞肉先下鐵板切散 然後再加入高麗菜絲麵糊撥炒
接著在炒過的麵糊裏留個碗大的空間倒入高湯用鏟子不斷撥炒
約末10-15分鐘等高湯汁收乾即可開吃
可愛的服務底迪還做了個micky給我們欣賞
這文字燒就是要吃他那猶如鍋巴的口感
不過整體吃下來雖然吃的到高麗菜絲的脆 但對於吃較清淡者真的是太過於重鹹了
如果不是為了嚐鮮嚐新奇 建議不似艾蜜莉這重口味者可以選擇其他主食
一丁點的
蘋果豆乳醋NT$70 去冰後就變少量了 喝起來就是淡淡的蘋果豆漿醋的味道
沒有獨到之處 唯一令人覺得獨道的就是它的貴
畢竟70大洋真的可以等於一個排骨便當了 所以不推薦
當然主餐除了燒之外 也可點烏龍麵 蛋包燒麵 鐵板鍋 ...
小小的一間廚房擠滿著努力出菜的小美眉 真的是辛苦囉
外帶回家的盒子 挺可愛的
貼心的食用指南
雖然菜單在艾蜜莉努力拍照下還蠻多張可使用的
不過真要了解就真要到官網去欣賞了
以cp值來說真的是高貴又貴 不過能在台灣也享用到日本美食的不同的風味
也令人覺得幸福 至少不用花大錢飛到日本享用
ten屋
官方網站:
地址:北市北平西路3號2樓(台北車站微風廣場2樓)
電話:2312-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