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龍鳳茶樓用過早餐後 便開始我們的景點之旅
只要找的到新馬路便一定找的到"民政總署"及"議事亭前地"
因為中秋節將近 所以議室亭前地也多了燈籠座裝飾
沿路上還有許多燈籠吊飾讓這廣場變的更加鮮活起來
(原本想偷懶一下明天再寫遊記 畢竟今天才剛從澎湖回來...
為免越積越多 只好努力乖乖的寫下去)
從議事亭前地走著走著就會走到板樟堂前地
這棟就是座落在板樟堂前地的玫瑰聖母堂
而板樟堂前地在2005年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之內
目前玫瑰聖母堂在維修整建 不過還是可以到聖物寶庫參觀一下
盧家大屋
又稱金玉堂 於清光緒15年落成 是澳門20世紀初商人盧華紹(盧九)住宅
大屋高2層 以厚青磚建造 佈局仿廣州西關大屋
大宅反映了澳門特有的中西建築風格合璧的民居特點
如果常看港劇相信對這大屋應該不陌生
如果來到這時剛好有粵劇表演 盧家大屋對外就不開放囉
聖母聖誕主教大堂
通稱主教堂 俗稱大堂 是天主教澳門教區的主教座堂
位於澳門大堂前地
當然大三巴牌坊依舊是不可錯過的景點之一
和以往一般 大陸遊客多到不行 也真的是熱到不行
雖說不想上去 不過還是陪同熱血的T叔上去望望拍了個照片
當然在這也不免應景的拍了賀中秋的燈座 這兒真是喜洋洋
雖然皮膚已經被烈日曬到有些刺痛 但依舊減少不了我們的興緻
所以先往大砲台走去 但在這衷心建議 還先參觀博物館
再往下走去大砲台比較不會太累
利瑪竇銅像
利瑪竇於1582年抵澳門傳教爾後再西行至大陸佈道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言:[利瑪竇之功在交流東西
其以漢文編制天主教神學禮儀 使中國人知福音 立教會……
利神父以自身為中國人兼治漢學
以區區一身合司鐸賢儒基督徒意大利、中國人豈不偉哉]
足見瑪竇之功矣 可見利瑪竇影響之廣~
以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如有興趣也可以參見維基大典:
http://zh-classical.wikipedia.org/wiki/%E5%88%A9%E7%91%AA%E7%AB%877
炮兵馬路
這路名真是取的巧
沿著路走上去 便能抵達大砲台及澳門博物館
大炮台位居澳門半島中央柿山之上
(又名聖保祿炮台 中央炮台或大三巴炮台)
是位於澳門的古老炮台也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築群之一部分
大三巴牌坊和大炮台兩個景區兼具中葡文化特色
故成為澳門獨特的澳門八景之一
在這除了看的到新葡京酒店 也俯瞰的到澳門360度全景
或許很多人會說這些景點有什麼好看的 會不會無聊了些
其實艾蜜莉個人倒還蠻喜歡這樣的人文歷史文物體驗~
其實到每個國家旅遊 不也就是看廟看教堂看噴水池...
所以換個心情感受一下或許也會有不同的驚奇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