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進軍台灣市場的拉麵店真的不少 除了山頭火 一風堂 味之時計台...外
來自大阪關西的麵屋輝 以獨特的豚骨魚介風味也悄悄在台北市松江路的巷弄中登場
會得知這家拉麵除了歸功於打錯關鍵字外更 要感謝神通廣大的眾網友的介紹
因為離公司近 所以趁著休假也約了貝兒姐姐一同前往搶鮮
不過在8月份新開幕至今也已過了2個月 這搶先應該改為嚐鮮才是
上網爬了文才得知~所謂的魚介風味則來自柴魚、魚弱魚、鯖魚等多種日本進口魚干
而以豬大骨和豬頭熬煮10小時成奶白色湯頭搭上魚介風味
則形成令店家自豪的罕見豚骨和魚介風味的湯頭
因為是在中午時間用餐 店家也針對了我們這些貧苦的打工仔上班族推出超值套餐 實在是揪甘心的
我與姐姐點的AB超值套餐
A餐是拉麵or沾麵2選1+日式炸雞塊2塊+小黃瓜or豆芽菠菜2選1
豆芽菠菜 單點NT$30 跟味之時計台比起來 我覺得這價位平民多了 何況是搭配套餐走
而麵屋輝選擇的是黃豆芽 口感跟綠豆芽真的有很大的差別 一樣是涼拌
但不同的是麵屋輝選擇的是以黑胡椒粉突顯涼拌菜的辣來開胃 兩者調味都不錯
不過艾蜜莉還是愛黃豆芽的口感
日式炸雞 單點NT$100(4塊) 搭著超值套餐是2塊炸雞
麵衣很薄 而且醃的入味 一入口滿滿的薑汁味充斥在口中不過並不會令人討厭 而吃起來是既軟嫩又多汁
B套餐附的迷你炒飯 味道很清淡 所以比較起來艾蜜莉還是愛煎餃大過於炒飯
簡單的洋蔥丁 叉燒丁 蔥末及蛋去炒 吃起來有洋蔥的甜及蛋香
不過艾蜜莉還是建議先享用炒飯 不然拉麵的濃醇湯頭真的會蓋住這一味
拉麵NT$200(細麵) 肥瘦叉燒肉各一片
叉燒拉麵NT$260 如果沒show標題的話 其實就覺得跟拉麵是一樣的
因為只拍叉燒肉片的圖 可是說仔細詳細看就會發現有些許的不同
那就是肉片的份量確是有些許突出 原本的2片叉燒肉變成6片
這是較肥的肉片 所以很好夾起
這是只有瘦肉的叉燒片 因為熬煮的較軟嫩且切片較薄些 所以一拿起就很容易散掉
由此可見這瘦肉真的讓人感覺像是入口即化 不過這不是紅燒肉 所以雖軟嫩但不至於入口即化
不過好吃是一定的毋庸至疑
溫泉蛋 今天的蛋很夠水準 6-7分熟的蛋黃及9分熟的蛋白 真的很棒
還有一樣就是每道拉麵會出現的豆芽菜 但真的要值得讚許的是~麵屋輝把豆芽變成銀芽了
這份細微的體貼 真的令人覺得很窩心及溫馨
如果會做菜的人一定知道這綠右芽要掐頭掐尾是件多麻煩的事 光憑這一點就值得再來品味了
麵條是引進造價150萬的製麵機以小麥粉 雞蛋 水製而成的
跟麵家三士的麵條很像 在麵芯呈現透明度但在時間的催化下又不易軟爛
吃起來帶有著Q彈口感 不過畢竟我們不像日本人一樣是用吮麵的方式吃
所以如果是用淑女的方式吃麵 麵巴不了湯汁就真的少了一味
所以麵條一定得擺在帶有湯汁的湯匙上吃 才能享受到麵汁合體的極緻享受
過
很濃醇的湯頭 不過豚骨的強勁及魚介的鮮味濃縮讓口味更厚重
這跟台灣的豚骨口味有很明顯的不同 台灣在於鮮甜清透 日本在於濃郁重味
以台灣土生土長甚至出生在又油又鹹的客家背景下的艾蜜莉一直對此口味還是有些許不習慣
不過單純以同是豚骨風味的一風堂及麵屋輝來比較 確實麵屋輝的湯頭濃厚過一風堂
如果真的會害怕過油或過腥的口味 一樣的BASE 艾蜜莉還是建議各位客倌去麵家三士享用
如果只愛這一味 麵輝屋的湯頭真的很值得推讚
菜單的封面
麵輝屋除了拉麵外另有擔擔麵及沾麵
艾蜜莉對沾麵的興趣並不是這麼濃厚 但如果想嚐試沾麵的吃法
還是得照文字圖解說去享用新興之秀-沾麵 不過Q版的文字敘述 保證一看就了
主要的拉沾蛋麵的菜單及價位
看著結帳單艾蜜莉已經想好下次再訪所要吃的餐點了
店內座位不多 不過在色調上真的會感受到台灣日本拉麵店的不同處
1點後的麵屋輝 還是有許多消費者上門消費
本來是要拍樣本照 沒想到熊熊鑽出誤入歧途的小羔羊(誤)
座落在門口外的腳架菜單 簡單的裝飾還是會讓人感受到簡易的日本風格
即使是壓克力版呃營業時間表 也讓人覺得很舒服尤其是在小週末的午後休假
享受著美食及陽光帶來的慵懶感 如果不說真會覺得在小巷弄內彷彿置身在日本
艾蜜莉之前說的搶先搶鮮~在祝賀之花還沒卸下之際也真的可以不要臉的說是搶鮮了
中日合併的矛盾衝突感 真的很令人覺得玩味
如果問我會不會再來捧場 我想這是勢在必行的 因為艾蜜莉好奇的是擔擔麵的創新日式口味
麵屋輝 TERU
電話:02-2504-1800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77巷14號
營業時間: 11:30~14:00和17:30~22:00/周日公休